说话时候什么最重要
发布于 3 年前 作者 qinxingyi 810 次浏览 来自 问答

因此,也很容易理解,他们意识到“有很多话要说”。可这恰恰是大多数新手“讲砸了”的根本原因。对大多数新手来说,能够上台讲话,是难得的机会。

一次只说一件事。

30分钟也好,1小时也罢,只说一件事-换一种说法,这叫“主题鲜明”。

新手做不到“只说一件事”的原因,除了刚才说的“有很多话要说”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相对隐蔽一点,却又更为本质的原因:他们没做到足够深入。

实际上,任何一个话题,足够深刻的话,别说一场讲演,连一本书的篇幅都可能不够。

所以,“深度,深入,再深入”,是把一件事说透,说好,说清楚,说精彩的根本技巧。

为了做到所谓的“深刻”,就要提前做足功课。新手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于“我知道做功课很重要,可是应该做一些功课呢?”

“做功课”(完成功课)的人数很广,但,如若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针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个一个理由,每个一个,每个一个观点或观点,都要问自己:

我说的够清楚么?够准确么?是否需要对其中的概念,形式,逻辑关系等等进行补充说明?是否会有一些听众对这些东西产生误解,如若有这种可能,我应该如何面对? 有什么是所有听众都必定知道的?(这些无需讲)有什么是一些听众知道而另外一些听众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人大概占多少比例?(酌情决定花多大的篇幅去讲) 有什么东西是听众想不到的?我应该在某种的地方,把这些“意外”用某种的方式,某种的措辞展现给听众? 要理解我正在说的这些事情,有什么事情是应该提前知道的?而这些必须信息,听众了解的究竟有多少? 这些什么错事是不重要的,却被大多数听众认为是重要的?或者反过来,有一些事情是重要的却却被大多数听众认为是不重要的?这些“错觉”,“误解”是不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是,我又应该如何最直观的证明这种影响的存在? 这句话能不能更精彩一点?这个例子是否足够适当?理由是否足够充分?它们是否足够惊人?(例如,听众没听说过,没想到过的……)这个可能足够?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听众的生活(哪怕一点点)? 这些问题都看起来简单,实则难上加难。越是有经验的讲者,越知道这些问题的刁钻。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有经验的讲者,都老老实实地去做功课。

(九)你有99%的可能被误解 整体上来看,讲者必须信任听众。台上的讲者,应该牢记,

相信他们(听众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判断力的,相信他们是有品位的,相信他们是有足够的智商和智慧的,相信他们是善良的,相信他们是公正的,相信他们拥有一切正面的品质。

然而,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听众,各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他可能并没有判断力,却以为自己很是有一些判断力和判断资格;他可能在这一方面有品味,不过是很差的品味;他很可能并不善良,或者确实是善良的,而却只是不过是基于懦弱的那种善良;他可能并不矛盾,一生都活在双重标准之中,宽于待己,严于律人……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能拥有一切可能性的品质。

很多可怕的,是有很多听众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选择性输入障碍”。有很多时候,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的,而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到最后,听者所听到的版本,与讲者所讲的版本,很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对(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星期三13时42分),我的博客上有23,546条留言,哪怕是那些骂街的留言我都未曾删除过,所以,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无数“你写你的,我读我的,然后’老子骂的就是你’”的例子。

当我说“现在的初学者最好别选五笔输入法”的时候,冲上来反对我的人,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现在”,“初学者”,“最好”这些字眼一样-对他们来说,“反正你就是在说五笔不好,那就不行!”

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Twitter上:

@miaomiaowang:完全反对!最简单的道理:对着同一部位拍X光片,不同医技师拍出来的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同一张X光片,不同医生能研磨来的东西也完全不同@xiaolai:我很怀疑中国的很多西医,其实只不过是现代医疗器械普通用户而已。

这位反对者,究竟是如何做到“用支持对方观点的证据强烈反对对方的呢?”

解释很简单,他听到的是他自己的那个版本,不是我说的那个版本。那种人是那种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如若你一不小心引发了他的某些情绪的,他们马上就会产生“生理反应”。

如此简单的句子都可能这样被误解,更不用提你作为讲者在台上30分钟甚至更长的“长篇大论”了。

避免被误解的有效方法有这么几个:

尽量保持简单。简单不等于“过分简化”。我是说,要尽量保持逻辑关系简单明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误解。 避免,如果讲者确定自己是对的,那还真的没必要讨好听众。而,无论是谁都没必要无端地得罪听众。最好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句话,避免那些可能会引起听众恐惧情绪的句子,示例,字眼。 提前做功课,做小范围内的沟通。通过日常对话,小范围内的讨论,收集不同意见,思考它们的有理之处,无理之处,而后逐一设计对应策略。在台上,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这些“听众可能疑惑”的问题直接处理掉。 当然,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我们每个个人而言,“最常犯错的是自己”-因为别人同样会犯错,也可能同等频率地犯错,但是,那些错误和我们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自己犯错就掩盖,久而久之就相信自己很少犯错,甚至从未犯错;而别人犯错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指出,久而久之就相信别人都是傻屄。中,这种人的比例占大多数。所以,有时我们没错,却被误解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更为重要的是,如若你真的心态平和,能够做到凡事认真思考,常常会发现所谓的“误解”其实只不过是当时的错觉而已;过些时候仔细想想,那“批评”也好,“误解”也罢,那竟然真的是对的-赚大了!

(十)更可能是你自己没说清楚 当众演讲与私下演讲非常不同。

他们和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不同,他们并不了解你的一切,他们只是对你有个大概的了解。

与家人和好友说话的时候,由于之前已经有过过多的交往,所以,相互之间的交谈实际上无论从哪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经过大量简化的。

例如,当你对朋友和家人说“有些人……”的时候,1)他们知道你说的更可能是某些人,2)他们也知道你说的更可能不是某些人。 …”后面的话题是什么,你们之前都可能已经讨论过,或者很可能至少讨论过一些相关话题,于是,很多细节对你们来说,是“不言而明”的。

然而,当你对一群陌生人说,“有些人……”的时候,无论其中哪一个一个都无法确定你所说的“有些人”是否包括他自己。于是,沟通差异已经开始悄悄地出现。如果讲者不注意这种差异的存在和它的重要影响,那么,其后的沟通就肯定会发生很多的困难。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有些人……”这样一个常见而有貌似微不足道的句法式而已。然而,几乎一切的地方都可能存在这种沟通差异,因果,比较,必然,价值等等… …所以,所谓的“说清楚”真的很难很难,因为你面对的不止是一个陌生人,而是很多很多陌生人。

要牢牢记住,听众是陌生人。至少,在他们接受你之前。

刚开始的时候,新手甚至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就算注意到了,也似乎束手无策。因为“误解”毕竟是发生在听者思维里的事情,讲者在讲之前和之中都无法获得知误解的存在和内容。有时,听者的神态会告诉我们肯定哪里出问题了,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明白那问题究竟是什么。

对策总是存在的:认真对待演讲之后与听众的面对面交流。

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和,而后,认真记录听众的每一个反馈。其次,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不要把疑惑质疑质疑),甚至不要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尝试着通过反向复述(您的)意思是不是“……”)确定提问者的真正问题,而后再认真回答。

不要怕“回答不出来”。新手就是新手,需要磨练,这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懂装懂,死撑却撑不住。听众对这种人是没有任何耐心的,换位思考一下吧,换作是你,可能会直接把这样的人归为某类,从此再不理睬。

一切无法回答,难以回答,回答的不够清楚的问题,都拿出纸笔记录下来,以备提醒自己回去做足功课。当场记录也会让听众明白你会认真考虑他们的问题的。而后,一定要告诉提问者,你回去会马上想办法弄清楚,并且会在第一时间向他反馈。这样做,既不丢人,相反,还可能会赢得。

(十一)使用你自己的语言 尽管表面上来看大家在使用同一种语言,可实际上,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是非常不一样的。

就好像每个人的指纹都各不相同一样,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措辞,长短搭配,语音语调的运用等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过往的语言使用说积淀下来的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可谓千差万别。

很多新手在准备讲演稿的时候,经常忽略这一点,把别人说过的话直接拿来就用-可这是一厢情愿,因为在台上,基本上百分之百会因为那不是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而产生结巴或者其他某种的口误。

平是,既然你要当众演讲,就必须留意自己的语言风格。

你是否关心措辞的正确?你是否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或副词?你是否喜欢用大量的名词说事儿?你是否喜欢说一些复杂的句子?说明因果关系的时候,你是喜欢把原因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说明比较的时候,你是喜欢先说结果,还是先说比较过程?

无论答案是什么,是也好,否也罢,并不是说哪一个替代哪一个,关键在于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

平时多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真实情况。而经过这样的留心,再看别人的句子或者语篇,就很容易分辨你和人家之间的区别。

而当你需要复述什么东西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创作,而不是“背”。背别人的东西是很辛苦的-甚至看起来更简单。只有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创作之后,那材料才能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自如。

很多人害怕麻烦,总想偷懒。心想“有现成的干嘛不用?”这是陷阱-很多人都掉进去:费尽心机选所谓的最简单的,最终挑了个最难的。什么事情想要做好都挺麻烦的,怕麻烦就直接去死好了,不过,好像死都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有些时候,当你决定“引用”他人言语之时,一定要只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反复练习多遍,确保自己顺口说都不会说错。这一点很重要,讲着讲着突然卡住,然后说,“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概意思是……”这样实际上很尴尬,很丢人。当你看到那些熟练的讲者“信手拈来”之时,要清楚他们实际上是在上台之前练习过很多遍,而后又在台上实践过很多遍才如此的。

对新手来说,在讲演之前,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来,是很好的练习和实践的方法。有些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会吓你一跳:脑子里以为正常的句子怎么实际上这么一个!!,实际上,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只不过,平时没有人监督你,有错误也不见得有人指出罢了。在台上,你也如此,然而,会有人当场指出让你措手不及,或者干脆懒得指出,而后直接将你归入某类-那是更可悲的结局。所以,全都写出来,隔天自己仔细看一看,这样简单的步骤,可以让你免去很多尴尬。

(十二)只说自己真正相信的话 一定要仔细审核自己的讲稿,确定自己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肯定肯定。

这很重要。

如果一句话,一个观点,是讲者公认的,的话那么那些词句就“根深蒂固”,自然会脱口而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是紧张还是拘束。

讲者最好认真对待自己的逻辑训练,经常改进自己的思考模式,刹车用连续常年积累,磨练的套路去审视自己将要说的每一句话:

它合理么? 它有根据么? 它的总是总是成立么? 反对它的人是怎么想的?如若他们有一定的道理,那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如若他们没道理,那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这样的??我又应该如何说服他们?又,怎样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我怎样说,才是准确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 新手往往顾不得这些,抑或出于过分紧张,抑或出于过分急切地想要“出人头地”,讲一些自己并不相信的事情-之所以那么讲,并不是因为那是在仔细审视过后确认无误的事情,而可能因为“那么说听起来很牛屄”……

在台上人云亦云,姑且曾经它是否丢人,却肯定是浪费听众生命的事情。

但更为可悲,可怕的事情在后面。

一句话,不管真假,不管对错,如若一个人讲它重复很多遍,那么他最终就会相信它。这种表述可能有点误导:“他最终相信了它”,好像是“他”发出了相信事实上,应该这样表述才准确:“它最终绑架了他”。相信我,重复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人,整天吹牛皮,人云亦云,胡说八道,可最终,时间久了,他们就被那些“鬼话”所造成的绑架,他们的大脑渐进失去正常思考能力,做出来的判断常常莫名其妙,而因此做出的行为常常令人匪夷所思……,要竟命的是,他们竟然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

对新手来说,建立威信的过程是漫长的,长到让大多数人半途而废,失去耐心。然而,说实话,说足以的话,是讲者最终可以赢得信任,赢得尊重的根本-别无其他。

(十三)不要指望听众能够自动与你感同身受 先说点别的。

一位朋友,基本上是个电脑小白。让我们姑且叫他白哥。不过,在朋友眼里,白哥却是个会用电脑的人-是啊,整天上网,偷菜什么的。于是,有朋友求他帮忙开个淘宝店。他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一口应承下来。

只有开始做好才知道有多麻烦。

从Word里拷贝出来贴到淘宝的文本编辑器里,这文字怎么就全都串版了?这图片怎么就是没办法靠右显示?明明昨天晚上上架了的东西今天早上怎么就全都不见了?……

有些问题是可以打电话问淘宝客服的,可问题在于那些客服虽然态度好,但基本上不管用,因为他和客服好像在使用两种同样是中文最佳的语言-谁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白哥厚不下脸皮对朋友说“算了,我做不了”,于是,跑到书店买书,找其他朋友问,连滚带爬折腾了10多天,终于把一个淘宝店折腾完成,交给朋友使用。

事儿并不大,但设身处地想想,换你是他,你也会和他有一样的成就感(很浓烈的那种)。当我们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有同样强烈的“表达”欲望,任凭叫它“分享”也好,“显摆”也罢。

白哥就是这么做的。他给另外两个好朋友分别打电话,给他们看他装饰好的那个淘宝店,问“你看,怎么样?!”两个朋友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嗯… …淘宝店不都是这样的么?”觉得白哥有点有点失落,又一模一样地补上,“不错,真的不错。”

可是在白哥眼里,每个字体都是调过的,每个颜色都是深思熟虑过的,每个图片都是费尽心思编辑处理过的……

实际上,在这样的经验之后获得教训的人并不多,甚至那教训无比重要:不要指望听众能够自动与你感同身受。

一个比较安全的策略是,作为讲者,我们可以这样补充:

一个让我十分自信的事情,也许听众只有三分数值; 一个让我十分赞赏的人,也许听众只有三分满意,甚至可能褒贬不一; 一个让我十分满意的东西,也许对听众来说毫无所谓…… 然后,为了做到让听众从三分变到十分,就需要讲者做各种各样的努力。类似,绝对不能只说什么东西好,而应该说清楚究竟怎样好,对某种的人来说格外地好,在某种情况下,无以伦比?

类似这样的小道理想清楚了,讲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很多功课。否则就不会长进。不长进的讲者总是这样想:“我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要怎么样么?”

(十四):小心听众的情绪 听众和你一样,是人。只要是人,就多多少少是感性的,他们和随时受到情绪的(严重)影响。

听众不可能完全理性,但很有可能完全感性。

所以,一旦涉及到有争议的话题,就要格外小心。

人类的大脑,通俗地讲,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最严重的是反射层(某些疼了会叫),而后是情绪层(似乎看到枪会害怕),而后才是理性层(可以做到分析出生气没有意义)……

遇到有争议的话题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人,信息传递到大脑的情绪层就已经开始产生生理反应了。

例如,如果你恰好讨厌中医,那么有些人听到你的这个立场的那一瞬间,情绪层就开始发挥作用,对你产生严重的厌恶情绪,而后,你说的一切都几乎无法穿透那个厌恶情绪到达他的理性层。

再就是说,唐骏学历造假原本是铁板钉钉毫无争议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人人是讨厌方舟子的。于是,当这些人听到唐骏的事情之时,仅因为戳穿唐骏的是方舟子,于是,那股厌恶情绪可能阻碍一切信息传递到最后的理性层。

实际上,甚至那些平日里相当理性的人,都可能有至少一个“阿喀琉斯之踵”。那个地方一被点中,情绪就可能瞬间获得全面控制,且整个大脑的理性层形同虚设。

一旦情绪层获得完全控制,接下来的很多反应,基本上属于“生理反射”。

所以,在准备讲稿之时,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触碰那些“火药桶”。

其实,在前文中提到中医和方舟子,对我来说都不见得是一定安全的-也许早就有一些读者心里暗骂着“去你妈的”关掉了这个网页。

对讲者来说,最好不要引起观众的“鄙视”和“愤怒”。除非你自己可以做到极端地淡定。这一点上,这两年我见过的最好的讲者是范美中。他在与听众对话时的应对方式几乎是完美的-在那种巨大压力之下,平心而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那样。

有很多的时候,听众会用很微妙的方式洞察到讲者的心理。

例如,透过前面的文字,读者会清楚我:1)崇尚理性; 2)反对中医; 3)不讨厌方舟子; 4)很挺范美中……

除了第一个招致反对的可能相对较小一点之外,每一个都可能令我“失去听众”,甚至“树敌”。

尽管有时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也恰恰因为如此,讲者必须小心听众的情绪。情绪就是讲台上的地雷,而讲者就是雷区的舞者。

(十五)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名人做讲演的时候,甚至在他还没有到场之前,抑或听众还在路上之时,听众已经“准备好鼓掌”了。听众对“想当然的”讲者的名气在整个讲演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精彩,充满活力的期待。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词汇描述这种情况,“ Pre- persuasion”(翻译成“预先说服”?)。如此,在讲者尚未开口之前,听众已经在某人种意义上“折服”了……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在自我介绍(或者主持人介绍)之前,听众甚至所以,“ Pre-persuasion”这种美妙的状态在普通人讲话之时,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那怎么办?

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是,既然自己不是权威,就要保证自己所引用的一切信息(证据,论据等等)都是来源可靠的。

完全要保证自己所用证明证据的一切信息都是“来源可靠”的,还要向听众展示这些来源。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向听众证明“来源本身为什么可靠”。

其实,这既要在讲台上做的事情,又要在生活中从始至终贯彻的原则:做事,说话,写文章……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根据。不做没根据的事情,不说没根据的话。

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如若你张开眼睛观察一下周遭的世界,就会发现,严格遵守这个原则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许多年前,我刚刚开始军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经常要像听众证明“考托福不需要传说中那么大的词汇量”。传说中需要一万两千词汇量,而我的某些是五千左右已经足够。然而,那时候,我尚未被广泛承认,我是无名小卒。我站在台上,台下没有“ pre-persuasion”。

我一次的很难,也很简单。说它很难,是因为我说出来人家不一定相信,说它很简单,是因为我只需要把所有的证据拿出来,展示给听众。每一次我都要在台上告诉大家我是如何将二十年的真题变成电子版(自己的手敲),而后用什么软件进行统计(WordSmith),统计方法是怎样的(出现一次以上,十七次以下),统计结果是某种的(实际上,二十多年的真题中出现过的Token总计才有9800多个),这个结果怎么理解(go,gos,went,gone,只能算一个词,兴趣,兴趣,趣味,兴趣,可能就不能算算做是一个词),这个标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TOEFL考试的困难实际上只不过被人为提高的,很多学生只不过是被吓倒了而已… …)……

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原则:

只使用权威的资料作为根据(只有权威才是大多数听众所信服的) 只使用公开的权威资料作为根据(即,我能获得,别人也能获得) 保证推理过程的简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俗易懂) 每一次,我都能在台上清楚地观察到听众态度上的转变。从狐疑到接受,从接受到理解,从理解到恍然大悟,从恍然大悟到期待新的惊喜……

实际上,最终,很难说是生活习惯渗透到工作习惯之中,还是反过来工作习惯渗透到生活习惯之中。但是,最终它会成为一个习惯。长此以往,替代时日,最终,你会被身边的人认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其实就是所谓的“ pre-persuasion”。

如若有一天,你的“名声远扬”,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绝对不说胡话”的人,那么,“ pre-persuasion”就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欢迎使用OKX交易所
回到顶部